政讯通中心

当前位置:

网站首页 - 法制时评

街区改造 绘就宜居宜业图景

2025-09-17 作者:佚名 来源:新疆生产建设兵团

  

  游客在十二师新天润天街“城北小巴扎”挑选文创产品(摄于8月15日)。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冯晓玲 摄

  华灯初上,乌鲁木齐城北的十二师新天润美食天街渐渐热闹起来。湖北小龙虾、四川兔头、新疆红柳烤肉的香气在空气中交织弥漫,孩童在游乐区追逐嬉戏,文创摊主热情推介着特色产品。这片日均客流超1.5万人次、夜间消费占比超六成的“城市会客厅”,已是国家级休闲旅游街区。谁能想到,其前身是乌鲁木齐养禽场?它的蜕变,正是十二师推进街区更新、提振民生消费的生动缩影。

  “以前逛夜市为停车头疼,现在上千个车位随便停,地铁1号线三工站出来走10分钟就到,太方便了!”乌鲁木齐市民陈涛手持消费券,与好友在火锅店用餐。交通完善与消费场景优化,让这个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“餐饮乐园”年均吸引游客超500万人次。

  “十多年的改造,核心是完善基础设施,对天街路段、建筑立面及周边环境彻底重塑风貌。”常州街片区管委会经济发展组组长颜丹丹说。改造紧扣“留文脉、兴业态”理念,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注入新功能。如今,3000余家经营主体在此扎根,新天润天街与“城北小巴扎”形成差异化定位、互补发展格局,“文旅+新场景”模式让传统文化与现代“潮文化”碰撞出火花。

  “白天是精品店,晚上变夜市摊”,这种灵活的经营模式让“85后”创业者田雪的文创店生意火爆。“街区定期组织促销活动,政府发放消费券,旺季日均销售额比开业时翻两番。”田雪的获得感,源于十二师构建的“餐饮引流—市集留客—配套增收”消费生态链。“碎片化激活”模式让每个摊位都成为消费增长极,也成为展示新疆特色好物的窗口。

  在十二师,类似新天润的焕新街区并非个例。各团场、管委会保留传统建筑风貌,将民居、民俗与旅游开发融合,活态保护历史遗产的同时,为职工群众开辟致富路。特色餐厅、民宿、工艺品店与文创店、咖啡馆、旅拍店比邻而居,多元业态蓬勃生长,各族群众和谐共处,织就了一幅历史与现代交融、宜居与宜业并重的生动图景。

  街区焕新,不仅是商业繁荣,更有民生温度。“以前小区缺乏游乐设施,孩子没地方玩,晚上车难停。你再看看现在!”在十二师三坪农场商业街经营美发店10年的邹培明,看着窗外整洁的外墙、规整的停车位和宽敞的道路,感慨地说。这条由分散院落整合的商业街,引进专业物业统一管理,面貌一新,配套建设了超市、药店、居民活动中心,运营起提供助餐、托养服务的老年食堂。“现在生意好做了,居民生活方便,晚上街上都是散步的人,烟火气更浓了。”邹培明感慨道。

  城市之美,在于以人为本。十二师将街区建设作为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抓手,从“绿色宜居”破题。“我们定下‘300米见绿、500米见园’目标,把闲置地、边角地变成‘家门口的公园’,让居民推窗见绿、出门入园。”十二师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计洁介绍。如今,12个特色口袋公园散落辖区,配备健身步道、休憩长廊,成为邻里交流的“暖心客厅”。

  宜居底色上,十二师同步夯实街区“硬支撑”。升级供暖保障体系,构建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多元化供热格局,保障居民温暖过冬;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,分类设施逐步完善,资源循环利用水平领先;城区绿化持续推进,人均绿色空间不断增加……一系列市政基础设施“补短板、提品质”举措,为街区消费活力筑牢根基。

  
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xjbt.gov.cn/c/2025-09-11/8440909.s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分享到: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公众资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联系电话:010-53386795 13366461258 010-56278284 13391776757 010-56232582  
监督电话:18610822936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邮箱:qgzfyjsfzdyzx@163.com  客服QQ:321579164 通联QQ:3115014313
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