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讯通中心

当前位置:

网站首页 - 民众呼声

七一时评|干部考察切忌“跟着感觉走”

2025-09-23 作者:佚名 来源:七一网

  治本在得人,得人在审举,审举在核真。选人用人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、根本性问题,而科学考察识别干部,是把党和人民事业需要的好干部选出来、用起来的重要基础和前提。从历史上来看,无论是庄子提出的“观人九征”,抑或是诸葛亮总结的“观人七法”,无不表明识人察人是一项系统专业、严肃科学的“技术活”。识人察人工作千头万绪,一不留神就会落入“感觉式”“印象式”考察的窠臼,唯有从体制机制入手,将标尺立起来,把要求落下去,方能让干部考察脱虚向实,确保选出来的干部让组织放心、群众满意。

  从“主观判断”到“客观衡量”,以标准构建实现精准评价。干部考察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,不仅要看干部的外在表现,更要看干部的内在品质,而每个“考察者”因其行为方式不同、经验阅历各异,容易出现“同案不同判”的现象。因此,要建立一套科学精准的考察指标体系,将政治忠诚、政治定力、政治担当、政治能力、政治自律等抽象概念细化为可观测、可衡量的具体指标,使“软指标”变为“硬杠杠”。要根据不同领域、不同层级实际,“量身定制”差异化考察模型,明确正向、反向测评指标,将考察视角延伸到工作、学习以及生活等各个场景,通过关键行为特征和典型事例进行多维印证。要完善可界定、能操作的考察要点和具体流程,让“考察者”能够随时“按图索骥”“赋值评分”,确保识人察人客观公正。

  从“浮光掠影”到“沉潜洞察”,以一线察访实现精准甄别。“试玉要烧三日满,辨材须待七年期”。传统考察中“听汇报、看材料、搞座谈”的固有模式,因其接触时间短、了解层面浅,极易被表象和主观印象所遮蔽,难以触及干部真实状态和内在素养,识人察人的“准头”极易发生偏差。一方面,要将考察“镜头”聚焦于乡村振兴、项目建设、应急处突等一线前沿,通过实地察看、现场访谈、近距离观察等方式,在攻坚克难第一线精准识别干部的政治担当、履职能力和工作作风。另一方面,要着力构建常态化、动态化的考察机制,结合平时考核、专项调研与年度评议,综合运用跟踪回访、蹲点调研、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,实现对干部“一时”与“一贯”表现的贯通掌握。

  从“模糊感觉”到“精准描摹”,以数据赋能实现知人善用。“知人才能善用”,“知人”是选干部、用干部的基础,只有为干部画好像,才能对干部情况做到精准把握,为实现“善用”提供坚实可靠的决策依据。要积极探索大数据手段,汇集干部年度考核、奖惩、教育培训、个人事项报告、离任工作交接等静态信息,同时将历次考察情况纳入干部数字档案,记录其在重大任务、应急处突、日常履职中的实际表现。要强化多部门信息协同共享,打通与纪检监察、公安、法院、检察院、审计等单位的数据壁垒,分领域分层级汇总干部《业绩信息采集表》,实现干部正负面信息“一屏统览”“一网统管”。要建立健全常态化分析研判机制,横向比较同领域同层级干部的绩效排名,纵向分析个人一贯历史表现轨迹,从政治素养、工作表现、发展潜力等多维度分析研判并严谨论证,为干部选育管用各项工作提供坚强支撑。

  (作者单位:重庆市巴南区委组织部)

分享到: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公众资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联系电话:010-53386795 13366461258 010-56278284 13391776757 010-56232582  
监督电话:18610822936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邮箱:qgzfyjsfzdyzx@163.com  客服QQ:321579164 通联QQ:3115014313
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